導語:建筑業一直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產業,產業規模大,去年總產值2.11萬億元,位居全國第4;稅收貢獻高,建筑業企業全年納稅額超400億元;就業人口多,常年從業人員超260萬。行業發展迅速,但部分企業在項目承接、結算回款、轉型升級、融資貸款等方面還面臨諸多難題。
4月23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建筑業企業穩發展促轉型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優化行政服務、培育市場主體、稅收金融支持、降低企業成本、加快轉型升級、堅持“走出去”發展等六大方面提出16條硬舉措,在松綁減負中提振企業信心,為企業健康發展、轉型升級、“走出去”鼓勁加油。
碳減排優惠貸款范圍擴大
加大金融服務支持。推行建筑行業“綠色貸”“誠信貸”“合同貸”“納稅信用貸”和中小企業應急紓困基金,幫助多渠道融資;將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納入碳減排優惠貸款范圍,幫助企業低成本融資。
進一步減輕企業資金負擔。《措施》要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投資項目應嚴格執行工程預付款制度,工程預付款應不低于合同總價(扣除暫列金額)的10%,工程進度款支付比例提高至已完工程價款的85%。明確在招投標和施工合同中,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幅度控制在±5%以內。新發包且工期1年以上的房建和市政工程必須采用施工過程結算,縮短結算回款周期;將建設資金來源、雙向擔保、合同履約、商品房預售資金納入重點監管范疇,遏制工程款拖欠行為。
深化簡政放權,進一步給企業“松綁”。下放包括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類別的二級資質審查權,支持企業跨專業融合發展,打破行業資質瓶頸。開展建筑市場信用評價,全面推行房建和市政工程招投標“評定分離”模式,對于投資額較大、工藝技術較為復雜的項目推行資格預審,降低守信企業投標成本。
推行綠色建造智能建造
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是建筑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持續提升工程建設品質。推動數字經濟與工程建設融合發展,支持國產BIM軟件推廣應用,開展新技術應用示范,創建更多“楚天杯”優質工程。
推行綠色建造。鼓勵政府投資項目帶頭采用綠色建材,鼓勵市縣對實施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項目給予財政資金補助。落實高標準綠色施工、揚塵防治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費用納入工程建設成本。
大力開拓省外、海外市場
鼓勵“湖北建造”品牌走出去,大力開拓省外、海外市場。
比如,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探索建立建筑業企業服務平臺,幫助對接外省管理部門,在市場準入、人員培訓、注冊資格和崗位證書互認等方面提供服務。
針對我省建筑企業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國內銀行中長期貸款給予貼息;對法律、技術、商務咨詢費、勘測調查費、安全評估報告編制費等前期費用以及資源回運運保費等給予補助;對企業境外工程海外投資保險保費,按實際支付費用的5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可達400萬元。
同時,對于企業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依法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支持市縣對境外市場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給予財政獎勵。(來源:湖北日報)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