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挑戰育新機,賦能謀發展煙臺市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建筑業作為碳排放重要行業,在“雙碳”背景下迎來了巨大挑戰。據估計(統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比例達50%,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環節。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推廣發展超低能耗建筑,謀求傳統排碳大戶轉型升級,打造行業發展新格局。
煙臺市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建筑業作為碳排放重要行業,在“雙碳”背景下迎來了巨大挑戰。據估計(統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比例達50%,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環節。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推廣發展超低能耗建筑,謀求傳統排碳大戶轉型升級,打造行業發展新格局。煙臺市住建局立足新階段,搶抓“雙碳”新機遇,探索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積極推進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健康發展,著力讓建筑真正“綠”起來。
一、政策發力添動力。明確超低能耗工作總體思路、實施路徑、方法措施等相關內容,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加快煙臺市建筑業現代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煙政字〔2021〕52號),每年選擇一定比例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辦公、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和集中建設的公租房、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標準規劃、建設和運行。對于滿足超低能耗標準的建筑,在辦理商品房價格備案、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給與支持。同時,在省內率先編制《煙臺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煙臺市超低能耗建筑后評估導則》,邀請中建研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省建科院、省發展院等全國公認領域內的資深專家研究提出意見建議,共話超低能耗建筑發展未來。
二、凝聚合力挖潛力。鼓勵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增強企業核心技術儲備,建立合作共贏、利益共享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圍繞省發展改革委“科教強省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戰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十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服務國家和省重大戰略任務實施為目標,組織市城鄉建設發展研究院、煙臺大學建筑學院、市建工檢測服務中心申報成立“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作為省內唯一一家獲得認可的建筑設計類工程研究中心,將緊密結合建筑業發展的主旋律、行業十四五前景規劃,深入開展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工程應用研究工作,釋放超低能耗建筑發展潛力,為我市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規模化建設提供工程應用技術支持。
三、激發活力強實力。按照試點先行先試、其他項目有序推進的思路,打造煙臺市首個超低能耗公共建筑--飛龍集團創新研發中心超低能耗項目,參照國家《近零能耗技術設計標準》設計,滿足《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建筑綜合節能率約58%,建筑本體節能率約55%,年節約標煤約17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73噸。加快推進在建規模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萬華高級人才公寓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共計12個單體建筑,采用了基礎筏板下地源熱泵施工、空腔聚氨酯發泡保溫外墻、砼疊合板、砼預制柱、樓板聚氨酯發泡、光伏發電,體育館發電玻璃、高熱阻玻璃幕墻等多項綠色建造技術,多項施工工藝在我市建筑史上實現了“零的突破”。
下一步,煙臺市住建局將結合國家級政府采購綠色建材試點城市建設,一是建立政府采購綠色建材政策體系。大力推廣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高、功能良好、品質優良的新型綠色節能建材,提高綠色節能建材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比例。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打造全鏈條的綠色建造產業體系,促進綠色建造產業鏈自主良性發展,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二是強化超低能耗建筑技術研究。積極引入國際、國內超低能耗建筑權威機構參與事前事中事后的設計、建設、運維、認證,通過資源整合、開放共享,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降低建設成本,全面提升建筑節能技術水平。三是堅持以“科技”賦能“健康人居”。積極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三步走”戰略,升級“會呼吸的綠色建筑”,打造恒溫、恒濕、恒氧、恒靜、恒潔的舒適建筑,促進建筑全生命周期綠色化。(來源:綠建資訊網)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