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造樓機運用于易家墩項目 通訊員供圖
11月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公布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通知》。記者獲悉,武漢市入選國家24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
近年來,武漢市圍繞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智能化相融合,開展建筑業轉型升級探索,提出了“7+1+N+3”的智能建造思路。2020年武漢率先將智能建造列入全市支柱發展產業,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以丁烈云院士為首的在鄂院士團隊領銜組建了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提供科技支撐。全面打造“設計之都”促進設計產業發展,加大智能建造人才培養力度……根據《武漢市“965”產業鏈2022年度目標任務》,智能建造產業鏈2022年度目標為建筑業產值增長18%,裝配式建造和勘察設計行業產值突破2600億元。
武漢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建立符合武漢市實際發展情況的方針政策體系;培育推廣BIM數字設計、智能建造、智能施工、培育建筑產業互聯網等智能建造產業;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化應用項目;建立預制構件質量追溯系統、數字城建檔案館等與智能建造相適應的工程質量、安全、造價監管模式與機制;打造智能化裝配式工廠;推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完善標準體系;大力培養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設計、生產、施工、驗收、檢測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專業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鐵四院承擔全國運營高鐵二分之一設計任務,實施數字化設計。中交二航局、中建三局、大橋局、中鐵十一局等企業承建南海島礁、川藏鐵路等戰略工程,研發了智能架橋機、智能造樓機等裝備,引領智能施工。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中鐵十一局、葛洲壩集團等30家企業被列為武漢市30家重點發展企業;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項目、武昌濱江天街項目D2地塊等12個項目入選武漢市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科技創新融合試點項目清單;推動智能建造技術在提升建設質量中的應用等38個課題入選武漢市城建科技“十四五”優先研發項目。
武漢市計劃,到2025年,完善智能建造相關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形成成熟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打造省級以上智能建造示范基地8個,省級以上智能建造示范項目30個。催生一批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和智慧運維等新產業,顯著提高全市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整體水平。(來源:楚天都市報)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