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造是什么?綠色建造與碳達峰碳中和的關系是什么? 在我國推進綠色建造仍然受到體制機制制約的背景之下,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創新,實現雙碳目標呢?
9月16日,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舉辦的綠色建造與綠色建筑專題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做了“關于綠色建造與碳達峰、碳中和的思考”的主題演講。
推進綠色建造及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任務
應踐行綠色建造思想 重視全民教育
會場,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肖緒文的主題演講中,首先對“綠色建造”的概念做了解釋:是指在工程建造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思想,著眼于工程的全生命期,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實現綠色施工要求,生產綠色工程產品的工程活動。綠色建造可分類為工程立項綠色策劃、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三個階段,解決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肖緒文指出,綠色建造能夠促進建筑業碳中和的實現,推進綠色建造是實現建筑業“3060降碳目標”的必然選擇。其中有多個選擇路徑,如在策劃階段,可以為建筑全壽命期制定碳排放目標和減碳路線圖;在設計階段,采用被動房和零能耗設計技術將建筑的碳排放降至最低等。
“碳達峰、碳中和”落腳到建筑行業,除了建造過程中減碳,還與建筑運營的節能,拆除的材料便捷再生利用和清潔能源使用量等直接相關。肖緒文說道:“建筑業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和方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必須強化基礎研究,進而提出系統解決方案。”
如何才能推進綠色建造及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任務?肖緒文認為,應重視綠色建造及碳達峰的專業技術和普及教育,具體實現途徑為強化綠色建造意識,踐行綠色建造思想、重視全民教育、綠色建造教育思想應在專業技術教育中得到全面體現等。
工程建設行業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
應多種途徑推進綠色建造與雙碳目標
肖緒文指出,我國推進綠色建造仍然受到體制機制的制約,實施綠色建造,從業人員受傳統的條塊分割觀念的影響,在理念、思維方式、管理和技術方面存在許多不適應。工程建設行業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業內還未形成可行的實施路徑和技術方案。
推進綠色建造與“30·60”雙碳目標,肖緒文提出了6條實現對策。
首先應強化政策引導。進一步明示方向,制定切實政策,改革工程項目的管理體制機制,加速綠色建造的推進。此外,建造過程減碳、降碳應從政策層面明示清潔能源利用、維護節能、設備設施節能、智能建造、裝配式建造等重點環節,制定更加有效激勵政策。
應強化總承包模式創新。發展基于全生命期的工程設計、咨詢和服務的企業組織(DCS),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等,促使綠色建造及“30·60”雙碳目標實現。
應強化工程相關專業跨學科的綜合技術研究。工程項目實際承載多種復雜要素的綜合作用。而在工程建造技術研究方面,傳統做法往往重視從單一專業角度出發,導致專業技術研究成果指導下的工程實施效果出現較多問題。
此外,肖緒文還提出“強化綠色建造及低碳、減碳示范,以點帶面”“制定建筑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加速低碳、減碳目標實現”“因地制宜,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實現對策。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