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層高不低于3米,4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提高了墻體和樓板隔聲性能。新規范將于5月1日起施行。
隨著住建部“好房子”新規對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提出明確要求,我國建筑業迎來系統性變革。在實踐領域,國家卓越工程師、中國建筑科技研發首席專家葉浩文及其團隊,以“造樓機”“一體化建造”等原創技術突破,打造標桿項目,為“好房子”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在廣州西塔、東塔建設中,葉浩文團隊研發的“超高層智能化整體頂升工作平臺”(俗稱“造樓機”),將超高層建筑施工從傳統的“高空危險作業”轉化為“平臺化安全施工”,創造了“兩天一層樓”的世界建造速度,同時將高空作業風險降低60%。更具突破性的是,團隊攻克C120超高強混凝土500米高空泵送技術,解決了超高層建筑核心筒結構的強度與穩定性難題,相關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被寫入世界高層建筑建造史冊。
針對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及“好房子”新規中“全生命周期綠色化”要求,葉浩文首創“一體化建造”理論——將建筑、結構、機電、內裝全專業集成,設計、生產、裝配全流程貫通。深圳長圳公共住房項目作為全國最大規模裝配式保障房,應用“一體化”理論實現全流程綠色低碳建造:現場用工減少50%,工期節約1/3,棄房率為0,戶均投訴量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1/5,成為住建部智能建造與綠色建造“雙標桿”,并摘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我們證明了保障房也能成為‘好房子’典范。”葉浩文說,“既要讓高樓大廈成為城市地標,更要讓‘好房子’成為民生標配。”
隨著“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葉浩文的實踐已成為行業轉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累計應用“一體化建造”技術的項目達5200余個,帶動建筑垃圾減排超1億噸,節約用地15%以上。(來源:廣州日報)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