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日-4月3日,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發展中心、江蘇省貿促會展中心聯合承辦的2025江蘇綠色低碳建筑國際博覽會在南京舉行,將重點展示國內外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創新實踐和成果。荔枝新聞推出《科技點亮綠色城鄉創新引領產業征程》系列報道,圍繞綠色低碳、智能建造、改善型住宅等老百姓關注的議題,走進“雙碳”先導區、科技創新企業、好房子好小區等,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在西藏的建筑工地上,一款來自中億豐控股中杰裝備的地面機器人正在進行整平作業;在云南的機場項目中,來自中建云控的塔機智能集控系統助力司機在地面即可操縱塔機運輸物資;來自中建八局三公司的自行走測量機器人已經完成了近1萬間房屋的測量工作……這些智能建造設備都來自于江蘇。
2022年底,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發布了《關于推進江蘇省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加大智能建造技術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2023年,江蘇省政府制定印發了《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將智能建造作為推動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2024年,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八部門制訂《關于推進全省智能建造發展的指導意見》,力求以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動智能建造關鍵領域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而那些擁有十八般武藝的智能設備在省內外落地應用,正是江蘇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上天立地 多種產品顯成效
在南京南部新城國際路居住社區中心的施工現場,名為“砼智維”的集成智能實驗室成為了混凝土質量精確管控的關鍵。這個集多個環節于一體的實驗室來自中建八局三公司,只需一鍵即可對混凝土進行自動化檢測。同時,公司旗下的自行走測量機器人,已在南京、常州等多個項目中落地應用,目前已完成了近萬間房屋的測量工作。
江蘇是建筑業大省,智能建造是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縱觀全省,嶄露頭角的智能建造企業也絕非只此一家,他們的產品也從原料檢測與驗收,延伸到建筑的方方面面。
走進中億豐智造的長三角智能建造創新中心,涂料施工一體機正在實驗室中不停地進行著測試。據中杰裝備總經理張俊琛介紹,涂料施工一體機使單日施工面積提升至傳統人工的4倍,單價為傳統人工的45%,且噴涂施工高度可達5.5米,降低人工爬高的安全隱患。
而把目光從地面移到天空,一個個高聳的塔機絕對是工地的主角。如今,塔機司機終于不用再攀登近百米的高度,在地面的駕駛艙同樣可以舉重若輕。中建云控(蘇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塔機智能集控技術,通過5G網絡把高空作業移到地面,甚至能夠遠隔萬里進行操作。
從原料檢測,到建筑施工,再到房屋驗收,越來越多的智能元素為建筑業的效率提升、成本減少、施工與人員的安全帶來了新的可能。
篤行致遠 智能建造在路上
推進智能建造是建筑業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答之卷,也是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助力建筑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做優做強的必由之路。
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積極推進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試點項目培育工作。經過申報、推薦、論證、答辯等環節,34個企業和17個技術服務單位被確定為江蘇省第一批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第一批智能建造技術服務試點單位,并獲得相關資金補助。南京與蘇州兩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也紛紛出臺政策,促進智能建造產業發展。
面向未來,中億豐正快速培養相關的勞務產業工人,旨在通過“建筑機器人+產業工人”的用工模式,跑通智能建造領域的落地模式。中建八局三公司多管齊下,針對集成式爬架、新型建筑機器人造樓平臺等多個方面進行多方合作的研發與探索。中建云控則希望引入人工智能,走向全自動的高階駕駛。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為智能建造按下“加速鍵”。一家家企業的探索與發展,繪出智能建造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藍圖。一個個產品的落地,一處處項目的落成,正不斷推動江蘇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塑造新時代的“江蘇建造”品牌。(來源:荔枝網)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