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是加快城市轉型、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萊州市緊抓海綿城市建設契機,結合城市更新重點項目,不斷探索完善城鄉防洪排澇體系,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用“繡花功夫”做好城市建設管理,努力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系統規劃 強力推進
近年來,萊州市住建局圍繞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海綿型公園與綠地、內澇治理、管網建設、雨水收集利用、防洪等多個領域,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加快海綿城市項目申報和建設進度,大力提升全市防洪排澇能力及地下空間建設水平,切實改善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
萊州市根據煙臺市發布的《關于印發煙臺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科學制定了《萊州市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同時,對標海綿城市建設新要求,及時優化調整在建項目的規劃設計,嚴格把關新建項目的標準規范,努力做到加“海綿”不加投資。創新工作方法,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海綿城市建設任務,努力建設萊州市海綿城市示范工程,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海綿經驗。
內澇治理 優化環境
海綿城市建設是緩解城市內澇的重要舉措之一,使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抵御暴雨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和韌性。海綿城市建設通過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萊州市住建局總投資30多億元,在老舊小區改造、道路廣場建設、城市內澇治理及雨污分流建設、鼓樓街片區城市更新等重點項目實施中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努力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精品示范項目。通過對雨污分流管道的改造,提高城市道路快速排水的能力,同時,有組織地將雨水通過雨水管網匯入城市綠地與廣場內調蓄、回用,有效緩解內澇積水問題。
“今年,我們還對部分道路工程建設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對其中尚未完全實現既定目標的局部位置,進行二次提升,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對云峰家世界、新一中北門、西三嶺子、老玻璃廠等四處部位通過增設雨水口、雨水支管、疏通既有管渠等措施,進一步解決排水不及時的問題。在今年強降雨期間,城市降水的外排速度不斷加快,改造效果明顯。”萊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萊州市已完成雨污分流道路改造12條,敷設雨污管道27.4公里,路面瀝青硬化面積25.3萬平方米。
改造提升 扮靚城市
近日,細心的萊州市民發現,掖縣街等提升改造后的人行道實施了分區粉刷劃線,紅綠兩色相間的道路宛如一條條彩帶串起了城市美景。市民們紛紛感嘆,看起來整潔大氣又好看,走在路上既舒適又賞心悅目。原來,今年,萊州市將部分道路人行道改造為透水混凝土鋪裝,在擴大城市透水層面積,提升城市整體蓄水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顏值。
截至目前,已完成文昌北路、文化東街、府前街、定海路等18條道路透水鋪裝改造,改造面積合計25.16萬平方米。
“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下步,我們將海綿城市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植草溝等海綿技術措施不斷融入到城市建設項目中,以點帶面,突出實效,讓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萊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來源:萊州市委宣傳部)
博歐EPS線條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